e-bar互动娱乐平台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e-bar互动娱乐平台 > 新闻动态 >

蒋介石孙子召开发布会,提出“两蒋”移灵大陆,2句话让世人唏嘘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4:34    点击次数:79

1996年那会儿,蒋经国的三娃子蒋孝勇,在台湾搞了个大新闻发布,说要把他爷爷蒋介石和他老爸蒋经国的棺材,送回浙江奉化的老家祖坟去。这事儿一说出来,立马在台湾岛里岛外炸了锅,大家都议论纷纷。

新闻发布会上,蒋孝勇又一次提起了家里长辈的心愿。他说,爷爷蒋介石在世时最大的期盼就是能回到老家,爸爸蒋经国也希望死后能魂归故乡。这两句话,真的让人感受到蒋家对家乡的深深眷恋,两岸各界都颇有感触。

不过,那时候两岸的关系就像两个人时远时近,特别是台湾地区换了新领导人后,岛上的“本土风”越刮越猛。所以,蒋孝勇就找了个回大陆瞧病的借口,偷偷地在两岸间跑来跑去,他心里头啊,就盼着能在活着的时候,赶紧把这事儿给办成了。

那时候,虽然浙江那边对蒋氏父子灵柩回乡挺欢迎的,但台湾那边却碰到了不少麻烦。所以,蒋孝勇和他叔叔蒋纬国就商量着,实在不行就不走官方渠道了,他们打算自己以普通人的身份,把蒋介石和蒋经国两位先生的棺材运回浙江奉化。

可是,就在搬运灵柩的安排慢慢商量妥当的时候,没想到命运弄人,负责此事的蒋孝勇和蒋纬国竟一个接一个地去世了。这样一来,蒋家的第二代人中,就只剩下蒋经国的妻子蒋方良还在为了搬运灵柩的事情到处忙碌。但她所做的努力,却几乎没有得到什么回应。

说真的,蒋经国和蒋纬国两兄弟走了之后,加上蒋经国的三个儿子也早早地没了,岛里头就开始有人嚼舌根了,说是因为蒋介石的棺材一直没能入土为安,这才连累了蒋家后代的运气。

为啥蒋介石和蒋经国的棺材一直没能下葬呢?为啥他俩的牌位也没能迁回大陆的祖坟呢?

【蒋介石的“叶落归根”】

根据正式记录,蒋介石最后一次回到他奉化溪口的故乡,那是在1949年年初的时候。那时候,因为政治局势乱得很,国民党政府已经是日落西山了,所以蒋介石在又一次“离职”后,就回老家西口躲了起来,过着隐居的日子。

这次,蒋介石在老家呆了足足三个多月,就连春节都是在家里跟亲人一起过的。说起来,他上一次在家乡过春节,已经是三十六年前的事儿了。

那时候,蒋介石明白自己在大陆已无处立足,往后可能只能在台湾这个小地方安顿下来。想到这些,他心里五味杂陈,各种对家国的复杂感情都冒了出来,让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感慨不已。

大家都知道,蒋介石有个写日记的癖好。翻看他1949年在溪口老家写的日记,可以看出,他对自己二十年的从政生涯做了番盘点和琢磨。不过呢,他一直心里头琢磨着,说不定哪天还能回到大陆来。

如今看来,这想法确实有点异想天开、不太靠谱。不过,要是回到1949年年初,蒋介石可能还觉得,自己的人生还有机会挽回,能够重新站起来。

所以在蒋经国写的日记里,关于1949年4月25日他老爸蒋介石离开老家溪口的事情,他回忆起来,心里头不光有难过和没办法,更多的是盼着以后。就像他说的,“只要还有一口气,就一定得回来”。这就是那时候还年轻的蒋经国,心里头对将来的想法。

对那时候的蒋介石而言,他可能心里清楚,自己的好运已经到头了。在接下来的几个月,虽然他忙活着在广州、重庆、成都之间跑来跑去,但国民党的军队还是一路溃败。

到了1949年12月10号那天,蒋介石坐着中美号飞机,从成都凤凰机场直接飞到台湾。那时候,他日记里写的就是,往下一看大陆的山山水水,心里头那叫一个难过啊。

可能蒋氏父子俩那时候根本没想到,他们这辈子竟然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大陆了。就连去世后那么多年,他们的棺材也没能葬回老家。

说起蒋介石这辈子,1949年逃到台湾,那绝对是他人生的一个大转弯。从那以后的二十六年,蒋家虽然在台湾这个小地方站稳了脚跟,但整个台湾岛的情况却一直不太妙,悬得很。

说起蒋介石,大家评价都不一样,有人夸有人贬,说他的好坏各占一半。不过他在台湾领导时,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,那是没话说的,这一点一直受到两岸民众的认可和尊重。

其实吧,那时候国民党政府虽然跑到台湾去了,但蒋介石心里一直盘算着怎么回到大陆。说什么“身在台湾,心系大陆”,就是这个意思。他在台湾搞的那一套政策,全都是想着怎么“打回大陆”。

肯定的是,这事儿让他晚年没少挨批评。那时候,岛内谁要是敢反对“回大陆”,那就得被封口,甚至受到重罚。所以,过了好些年,等陈水扁掌权了,他直接就说蒋氏父子是专制头头。

虽然这样,蒋介石在台湾当领导人那会儿,对台湾老百姓的教育下了不少功夫。他不仅一直强调“台湾人的根在大陆”这个想法,还让学生去背大陆各省的地形。而且,为了让以后两岸统一时大家能更亲近,他还限制了当地闽南语的发展。

这么说吧,蒋介石虽然心里一直琢磨着要反攻大陆,但他可没放下中华的老传统,也从没说不承认一个中国。这点儿,在他晚年时候,看得特别清楚。

其实,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会儿,像章士钊、宋宜山这样的两岸“秘密使者”经常在台湾海峡两边跑来跑去,给两边的高层领导见面聊天创造了不少机会。

据说啊,七十年代初那会儿,蒋介石曾打算请毛主席到台湾见个面,两边还为了这事儿谈了好几次。可惜啊,世事难料,1975年蒋介石一走,两岸高层的那些交流也就没了下文。

蒋介石快不行的时候,他反复跟儿子蒋经国说,他走了以后,棺材先搁在慈湖那边的别墅里,先别急着埋。得等到哪天大陆收回来了,再把棺材运到南京的紫金山去安葬。

蒋介石选择紫金山作为长眠之地,主要是因为他一辈子都把国父孙中山当作自己的榜样,还觉得自己干的那些事儿,能和孙中山不相上下,所以就有了这个念头。

蒋介石在南京的时候,他就已经在中山陵和明孝陵那块地方,挑了个他觉得挺吉利的位置,打算以后用。但那时候的他,压根儿没想过,自己最后会死在别的地方。

确实,有这么一种观点,就是说蒋介石希望在离世后能回到老家奉化溪口,跟他的母亲毛福梅葬在一起。你看蒋介石这辈子,对他亲妈毛福梅那可是尊敬得很,绝对算是个大孝子,所以这种说法也挺站得住脚的。

从蒋介石对他住所和行宫进行的那些调整上,也能看出些门道来。他对住的地方和办公的行馆都挺讲究,做了不少改动。从这些细节里,咱们就能瞅出点他的心思和意图。

比如说,他去世后棺材临时放的那个地方叫“大溪慈湖”。蒋介石觉得那儿的景色跟他老家奉化溪口挺像的,所以就在那儿建了个休息的地方。他还把原来那地方叫的“碑尾”这个名字给改了,用了溪口的“溪”字和慈母的“慈”字来命名,这就能看出来他有多想念老家和老妈了。

蒋经国在父亲去世后,遵照他的遗嘱,没有直接下葬,而是先把棺材安置在了慈湖别墅里,采取的是暂时停放的方式。

暂厝啊,就是说人去世后先不急着埋到墓地里,要么是浅浅地挖个坑埋起来,要么就是把棺材停放好,等着以后有机会跟家人合葬,或者是迁回老家安葬。这种习惯在蒋介石的老家,浙江奉化那边,挺常见的。

蒋介石的棺材是采用了悬空放置的方法,就是底下用四个角撑着,没直接放地上,意思就是说先不埋进土里。

1988年,蒋经国离世时,这位始终没能达成老爸心愿的大儿子,决定效仿老爸,先把棺材安置在慈湖别墅。

蒋经国压根儿没想过,他会和老爸的棺材一起,在这个地方一放就是几十年,到现在都没能实现蒋介石生前的愿望。

为啥蒋氏父子的棺材没能运回大陆呢?说白了,这跟台湾岛上的人们对蒋氏父子的看法有很大关系。

【台湾当局的态度】

蒋经国离世后,蒋纬国这个弟弟就一门心思想要达成老爸和老哥没完成的心愿,那就是把他们的棺材运回老家浙江奉化。为了这事儿,他还专门跑到美国,找继母宋美龄一起商量怎么整。

宋美龄赞成让已故的蒋介石入土为安,她说,要是蒋介石能葬在南京的紫金山,那她百年之后就想葬在上海,跟母亲葬在一起,因为紫金山没给她留位置。

如果蒋介石有机会葬回奉化老家,宋美龄希望自己过世后也能和蒋介石合葬在一起。

尽管宋美龄在国民党高层里头还有点话语权,但那也不够扭转蒋家在台湾走下坡路的形势,所以迁坟这事儿就一拖再拖。

台湾那边,自打本地的那位新领导人上任后,岛上的舆论风气可说是一下子变了天。因为这领导人是地道的台湾本地人,所以岛上的政治氛围就慢慢往本土色彩靠拢了。这样一来,蒋氏父子俩,作为台湾岛的“外来户”,受到的非议就越来越多,批评的声音是一浪高过一浪。

特别是一些心怀不轨的政治人物,对“移灵”这件事大做文章,他们觉得,在这个节骨眼上把代表“外来统治”的蒋氏父子的棺材送回大陆,会给台湾当局丢脸。所以,在台湾上届领导人在位的时候,把两蒋的遗体送回故乡的事情,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推迟。

尽管蒋介石的孙子蒋孝勇后来多次站出来说要将灵柩迁移,还想不顾官方同意直接行动,但就像之前说的,蒋孝勇突然去世,加上蒋纬国也没了,好长一段时间里,大家都没再提“两蒋移灵”这茬儿了。

因此,那会儿台湾地区的头儿陈水扁做了个决定,要把蒋介石和他儿子蒋经国的棺材,移到台湾省新北市五指山那边的“国军公墓示范区”。

这个“国军示范公墓”是在1982年最早建立起来的,之前这里其实是个高尔夫球场,地方宽敞,视野特别好,景色也相当美。而且啊,公墓里还专门有个“特勋区”,是用来安葬台湾政界重要人物的。就像台湾以前的那个领导人严家淦,他的墓就在这里。所以,把蒋介石父子俩的棺材也移到这里来安葬,其实也挺合规矩的。

让人没想到的是,这座名叫“蒋陵”的陵墓,从建好的那天起就一直没人用。原来,蒋家的有些后代不同意把先人迁到这里,他们觉得五指山公墓位置太偏了,平时照顾起来不方便。要是有人故意搞破坏,根本没办法及时发现和阻止。

说实话,蒋家后代的那种担忧挺有道理的。毕竟民进党领导层一直在大谈反蒋、去蒋,再加上台湾本土那些“台独”分子越来越嚣张,保护蒋介石父子灵柩的事儿,真该好好琢磨琢磨了。

所以,花了3000多万新台币建的“蒋陵”就一直这么空着,没人用。到了2007年,陈水扁的治国想法开始有点走极端了,他老说要“去掉中国元素”。这时候,那座空着的蒋陵就成了陈水扁想要对付的目标。

接着,陈水扁就站出来说,蒋家人说话不算话。要是他们不同意把蒋介石和蒋经国的棺材移到五指山,那台湾政府可就不管桃园慈湖那边两蒋棺材的安全了,他还直接管蒋氏父子叫“独裁头子”和“杀人魔”。

而陈水扁也是说到做到,当年12月,位于桃园慈湖的两蒋陵寝被台湾当局关闭,且不再对外开放,并且撤回了驻地的仪仗队与宪兵。

这个情况一直延续到马英九掌权后,蒋氏父子的坟墓才被重新打开,相关的礼兵队伍和守卫也重新归位。只不过,再也没有人说起要把坟墓迁回大陆的事情了,蒋氏父子也就没法真正落叶归根了。

两岸关系慢慢变好之后,蒋氏父子的坟墓就成了好多大陆游客必定会去参观的旅游景点,这样一来,也推动了桃园当地的旅游业发展。

桃源县为了招待大陆来的游客,特地翻新了蒋氏父子文化园,这个地方每年能吸引到好几百万人来参观。说起来,蒋氏父子的坟墓现在算是当地的一个标志了。

考虑到这些情况,蒋家后代想把两位蒋先生的坟墓迁回浙江奉化,那真是难上加难。而且,蒋家第三代人慢慢减少,到了第四代、第五代,他们想帮祖先完成这个心愿的念头,估计也会慢慢没了。

等两岸真正和平统一的时候,蒋氏父子能不能落叶归根,这事儿可能就没那么重要了。

说到底,历史的车轮总是在滚滚向前,就像海峡两岸早晚会实现和平统一那样,蒋氏父子在过了好些年后,人们想起他们,也不会太在意他们骨灰埋在哪儿。毕竟,他们在活着的时候,已经通过自己的行动给自己的一生下了定论。

【由于平台规则,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,才会被认定为铁粉。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可以点个“”,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[比心]】

#百家说史品书季#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